<video id="wyqjk"><bdo id="wyqjk"></bdo></video>

    <b id="wyqjk"></b>
  1. <blockquote id="wyqjk"></blockquote><blockquote id="wyqjk"><track id="wyqjk"></track></blockquote>
    <u id="wyqjk"></u>
  2. 您的位置: 馬鞍山新聞網 > 本網關注 > 正文

    映像非遺丨皖南皮影戲:光影新“播”客

    2025-01-10 16:26:26 來源:人民網-安徽頻道
    皖南皮影的雕刻工序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    皖南皮影戲第九代傳承人何澤華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    何澤華給皮影上色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    制作皮影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    塑造的警察皮影形象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    幕后,何澤華桿不離手,十指飛動,上演《武松打虎》。人民網記者 張俊攝

    人民網宣城1月10日電(記者汪瑞華、張?。┠荷珴u合,群山被夜色遮掩。在宣城市宣州區水東老街的皖南皮影博物館,58歲的皮影藝人何澤華,手執皮影,立于幕布中央,隨著鑼鼓聲起,一場流傳數百年的皮影戲《武松打虎》,開戲了。

    何澤華,是皖南皮影戲的第九代非遺傳承人,自幼在皮影戲中長大,受父輩熏陶,耳濡目染,至今表演皮影戲已40年有余。

    皖南皮影戲,早前隨湖北移民傳入安徽,并廣泛汲取了當地小調、繪畫、雕刻、剪紙等民間藝術,自成一派。2008年,被列為安徽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    在常人眼里,皮影戲過去是“一擔挑”的行當,藝人除了會幕后演繹,還要擅長臺前制作。

    “一般采用青色透明、毛孔細膩、厚度均勻的黃牛皮為原料,需經推皮、描樣、雕刻、上色、熨平、裝訂等10多道工序,用線條鏤空法進行刻畫?!焙螡扇A告訴記者,悟性好的,至少學徒3年,方可登臺。

    在色彩上,皖南皮影以紅、黃、綠、黑四色為主,不同顏色代表不同人物特征,如紅臉的精忠、黑臉的驍勇、黃臉的狡猾、白臉的奸詐。

    數十年躬耕皮影戲,經何澤華親手刻制的影偶形象不下數百個,這其中,不乏人們耳熟能詳的孫悟空、白骨精、武松、包拯。

    彼時,“何家班”邀約不斷,走街串巷,四處演出?!叭欢?,隨著文化消費載體的多元化,存續百年的皮影戲傳承乏后,受捧程度大不如前?!焙螡扇A坦言,一人難唱一臺戲,玩了一輩子皮影,不能到老了失了藝。

    為此,2008年,何澤華籌資成立“皖南皮影戲曲藝術團”,隨后又創辦了“皖南皮影博物館”,通過靜態展示和線下演繹,讓皮影戲得以傳承延續。

    在注重保留傳統皮影制作技藝的基礎上,何澤華還大膽創新,將皮影和身邊人、身邊事相結合,讓老皮影發新枝、冒新葉,他也成了一名光影的新“播”客。

    這些年,何澤華努力在皮影的“形”上做文章,掃黃打非、掃黑除惡、電信反詐、交通安全等題材,成了他創排新戲的源泉?!端拇罅肌贰堕_門太守》《暴風驟雨》《贍養老人理應當》等一批傳遞正能量的劇目作品更是深入人心。

    “相比較傳統形象的刻畫,現代影偶和戲迷生活息息相關,反倒更難把握?!焙螡扇A直言,這就需要在人物塑造上花更多的心思。經過反復打磨,交警、醫生、電工等貼近百姓生活的新形象,被他刻畫得栩栩如生。

    老皮影,新劇目。

    令何澤華欣慰的是,傳統非遺進校園、進社區,為皖南皮影戲這一原生態藝術提供了生長土壤,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。如今,新創皮影戲劇目能占到演出的近六成,并收獲了眾多擁躉。

    “一口述說千古事,雙手對舞百萬兵”是皖南皮影戲的生動寫照。有人說何澤華是“守藝人”,也有人說何澤華是新“播”客,不論何種身份,他追光逐影的初心不改。

    “只要大家喜歡,傳承就有戲?!焙螡扇A感慨,希望皖南皮影戲這束光,能夠照進更多老百姓的心里,也讓更多人領略到皖南皮影的藝術魅力。

    [編輯: 吳曲波 審核:王小明 戎小平 ]
    分享到:
    相關新聞
    回到首頁
    久久国产一级乱子伦精品_亚洲区不卡顿区在线观看_2022国产精品自在自线_午夜AV不卡网站在线播放